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小儿尿频的中医病因和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考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小儿尿频的中医病因和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考点”,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病因病机

尿频的发生,多由于湿热之邪蕴结下焦,也可因脾肾气虚,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或病久不愈,损伤肾阴而致阴虚内热。

1.湿热下注  湿热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为外感,外感湿热或阴部不洁,湿热之邪感受,熏蒸于下;其二为内伤,因小儿脾胃不足,运化力差,内伤乳食,积滞内蕴,化为湿热。湿热之邪客于肾与膀胱,湿阻热郁,气化不利,开阖失司,膀胱失约而致尿频

2.脾肾气虚  尿频长期不愈,或小儿先天不足,素体虚弱,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肾主闭藏而司二便,肾气虚则下元不固,气化不利,开阖失司;脾主运化而制水,脾气虚则中气下陷,运化失常,水失制约。故无论肾虚、脾虚,均可使膀胱失约,排尿异常,而致尿频

3.阴虚内热  尿频日久不愈,湿热久恋不去,损伤肾阴;或脾肾阳虚,日久阳损及阴,致肾阴不足;或初为阳虚而过用辛温,损伤肾阴;或素为阴虚体质。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虚火客于膀胱,膀胱失约而致尿频

1.湿热下注证

证候:起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液淋沥混浊,小腹坠胀,腰部酸痛,婴儿则时时啼哭不安,常伴有发热、烦躁口渴、头痛身痛、恶心呕吐,舌质红,苔薄腻微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代表方剂:八正散。

2.脾肾气虚证

证候: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尿液不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甚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眼睑浮肿,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升提固摄。

代表方剂:缩泉丸。

3.阴虚内热证

证候: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或短赤,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渴,唇干舌红,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降火。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近期热点】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版下载

国家卫健委发布延期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现场审核工作的通知

【直播回放】2月15日专业师资姜逸2020年中医医师入学测试直播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40个疾病的辨证论治

以上关于“小儿尿频的中医病因和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考点”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