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高频考点“颜面部疔疮””,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颜面疔是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颜面部疖、痈。
颜面部疔疮的病因病机
主要因火热之毒为患。火热之毒蕴蒸肌肤,以致气血凝滞,火毒结聚,热胜肉腐而成。若火毒炽盛,内燔营血,则成走黄重证。
其毒或从内发,如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煿,蕴热内生;
或从外受,如感受风热火毒,或皮肤破损染毒。
颜面部疔疮临床表现:多发于前额、颧、颊、鼻、口唇等部。
初期: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肿势范围虽然只有3~6cm左右,但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医学教|育网。
中期: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腻或黄腻,脉象弦滑数等。
后期: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减退。
若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不慎碰伤,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疔疮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并伴有壮热神昏、舌质红绛、苔黄糙、脉象洪数等,此乃疔毒走散,发为“走黄”之象|医学教|育网。
颜面疔疮与疖的鉴别(考点)
相似:均好发于头面部,肿块直径均不超过3~6cm。
不同: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肿势范围不超过3cm,无明显根脚;
颜面疔疮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大多数患者初起即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且易走黄。
颜面部疔疮的治疗(20年新增)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大法,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
热毒蕴结证:红肿高突,根脚收束,发热头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医学教|育网。
火毒炽盛证: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走黄)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以上关于“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高频考点“颜面部疔疮””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