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脊柱弯曲度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脊柱弯曲度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脊柱弯曲度

(1)检查方法 

患者取立位或坐位,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然后从后面用手指沿脊椎棘突用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2)临床意义 

①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段,见于佝偻病、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退行性变等。

②脊柱前凸多发生于腰段,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髋关节结核及髋关节后脱位等。

③脊柱侧凸:姿势性侧凸的特点为弯曲度多不固定,如平卧或向前弯腰时可使侧弯消失,多见于儿童发育期坐立位姿势不良、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灰质炎等;器质性侧凸时,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凸得到纠正,见于佝偻病、脊椎损伤、胸膜肥厚等。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以上关于“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脊柱弯曲度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