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叩诊方法””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叩诊方法
(1)间接叩诊法
叩诊时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余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以右手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2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主要以活动腕关节与指掌关节进行叩诊,避免肘关节及肩关节参加活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音响的振幅与频率。在一个部位每次只需连续叩击2~3下,如印象不深,可再连续叩击2~3下,不间断地连续叩击反而不利于对叩诊音的分辨。叩击用力要均匀适中,使产生的音响一致,才能正确判断叩诊音的变化。叩击力量的轻重,应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位置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
(2)直接叩诊法
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气胸、大量胸水或腹水等。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内容“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叩诊方法””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