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中医基础理论》,想必很多同学应该和我当初一样,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会稍显吃力。那么,如何才能在学习这门课时优雅的迈出第一步呢?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易错点:体质学说的应用”的内容小结,这样更好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与病因
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易感性。
二、体质与发病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体质的强弱决定是否感受外来的邪气。即使人体感受了邪气,因其体质不同,也不一定就能患病;即使患病,其临床类型和发病经过也因人而异。
三、体质与病机
1.体质与病机的从化:在中医学中,病情从体质而变化,称之为从化。人体感受邪气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的变化。
2.体质与病机的传变:患者体质不同,其病变过程也迥然有别。
四、体质指导治疗
(1)区别体质特征而治:针对证的治疗实际上包含了对体质内在偏颇的调整,是根本的治疗,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灵枢。根结》说:“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
(2)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素体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阴阳平和质者宜视病情权衡寒热补泻,忌妄攻蛮补;痰湿质者宜健脾芳香化湿,忌阴柔滋补;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滋补厚味;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等。
以上关于“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易错点:体质学说的应用”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