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诊疗中,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其中,“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而听呼吸声是了解患者肺部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呼吸音的性质: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应该是均匀平稳且无声响的。如果出现异常的呼吸声,则可能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
- 如哮鸣音(高调、尖锐的声音),多见于哮喘等气道阻塞性病变;
- 湿啰音(类似水泡破裂的声音),常见于肺部感染或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肺水肿;
- 干啰音(类似于吹哨声),可能与支气管炎有关。
2. 呼吸频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呼吸次数约为16-20次/分钟。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是身体状况不佳的表现。
- 深大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浅促呼吸,见于严重肺疾病、胸膜炎等。
3. 呼吸节律:正常人的呼吸应该是有规律的。如果出现不规则或间歇性的呼吸模式,则需引起重视。
- 潮式呼吸(周期性地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转为浅慢),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交替性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双侧肺部病变。
4. 呼吸用力程度:观察患者是否需要额外的力量来完成一次完整的呼吸过程。
- 如使用辅助肌肉(如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进行呼吸,这可能是呼吸衰竭的早期迹象;
- 鼻翼煽动或肋间隙凹陷,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气道阻塞。
通过上述对呼吸声特点的关注,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依靠听诊不能完全确定病因,需要与其他诊疗手段相结合才能做出最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