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中医称为“经行量多”,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每次月经来潮时血量明显超过常量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有气虚、血热、血瘀和肝郁等几个方面,治疗上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治原则。
1. 气虚型:表现为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稀,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治法以益气固摄为主,常用方剂如归脾汤加减。
2. 血热型:症状包括月经提前、量大色红或深红,伴口渴心烦等表现。治疗时需清热凉血止血,可选用丹栀逍遥散等药物。
3. 血瘀型:表现为经血颜色暗紫有块,小腹疼痛拒按。治则为活血化瘀调经,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4. 肝郁型:伴有情绪抑郁、胸闷不舒等症状的月经过多,属于肝气郁结所致。此时应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可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可能结合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