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肝脏组织结构广泛破坏和纤维化结节形成。在临床上,为了确诊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主要包括:
1. 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指标,以及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测定。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2. 血清蛋白检测: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A/G比例),肝硬化患者常出现低白蛋白血症。
3. 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由于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因此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4. 血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到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5.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等,以排除或确认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
6. 自身免疫性指标:对于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需要检查相关的自身抗体,比如抗核抗体、平滑肌抗体等。
7. 甲胎蛋白(AFP)检测:用于筛查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尤其是在有肝硬化的背景下。
8. 腹水分析:如果存在腹水,则需进行穿刺抽取并做生化、细胞学、细菌培养等方面的检查以评估其性质及可能的并发症。
以上就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