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肿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红、眼睛疼痛和肿胀,在中医中通常认为是肝火上炎或风热上攻所致。针对这种情况,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以下几个:
1.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角之间凹陷处,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此穴可以清头明目、散风止痛。
2. 睛明穴:在面部,当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要用于治疗眼病如红肿疼痛等症。
3. 四白穴:位于眼下缘下方约0.5寸的位置。四白穴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4. 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为大肠经之原穴,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
5. 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此穴可祛风清热、明目利咽。
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等综合施治。同时,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险。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