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在人体内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当超声波进入人体后,它的传播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速度: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这取决于组织的密度和弹性。一般来说,超声波在骨组织中传播最快,在脂肪组织中最慢。
2. 反射与折射:当超声波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如皮肤到肌肉),部分声能会反射回前一种介质,另一部分则穿透界面进入后一种介质并发生折射。这种现象对于形成图像非常重要。
3. 吸收衰减:随着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的距离增加,其能量会被逐渐吸收和转化成热能,导致强度减弱。不同类型的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影响了最终成像的质量。
4. 散射:当遇到尺寸小于波长的小颗粒或不规则结构时,超声波会发生散射现象。这种多方向上的能量分散同样会导致信号损失,并且可能产生额外的噪声干扰。
通过这些物理过程,医生可以利用接收到的回波信息来构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从而进行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