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肝胆与疟疾的关系及治疗原则?

在中医学理论中,肝胆与疟疾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胆的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1. 肝主疏泄、藏血,负责调畅全身气机和血液循环,对水液代谢也有重要影响。
2. 胆附于肝,分泌胆汁以助消化吸收,并与精神情志活动有关联。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在中医中属于“温病”范畴。其主要症状包括寒热往来、头痛身痛、恶心呕吐等。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记载,疟疾的发生往往与感受外邪(如风、湿、暑)、饮食不当或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疟疾时,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针对不同类型的疟疾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对于肝胆湿热型:表现为寒热交替明显,伴有口苦咽干、胸闷腹胀等症状。治疗上应以清利湿热为主,可选用龙胆草、黄芩等药物。
2. 若为气血两虚兼夹湿邪者:可见面色苍白、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情况,则需补益气血与祛湿并重,如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材。
3. 情志失调所致的疟疾:此类病人常伴有情绪抑郁或烦躁不安的表现。治疗时除了针对疟疾本身外,还需调和肝气,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剂。

总之,在处理与肝胆相关的疟疾病例时,应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特点及具体症状,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促进病情恢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