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皮肤颜色变化可能提示什么?

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多种健康状况,具体来说可能提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贫血:皮肤和粘膜呈现苍白,尤其是手掌、眼睑内侧等部位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组织缺氧,使皮肤失去正常的红色调。
2. 黄疸: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出现黄色染色的现象。
3. 发绀(青紫):如果血液循环不良或者呼吸系统疾病导致低氧血症,口唇、指甲床等处的皮肤可能会呈现蓝紫色。
4. 皮下出血:如瘀斑、紫癜等表现,可能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或血管脆性增加所致。
5. 色素沉着异常:比如黑色素瘤、雀斑、咖啡牛奶斑等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可见于内分泌紊乱(如Addison病导致的皮肤色素加深)。
6. 红斑:急性感染性疾病(如猩红热)、过敏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症状中,常伴有局部或全身性的红色皮疹。
7. 色素脱失:如白癜风患者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白色斑块。
8. 皮肤变黑:长期日晒、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等情况下可见到皮肤颜色加深的现象。

因此,当发现皮肤颜色有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确定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