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触诊时,医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 温度:检查局部皮肤温度是否正常。异常的冷或热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问题、炎症或其他病理状态。
2. 湿度:观察皮肤干燥程度或者是否有出汗等现象,这有助于评估内分泌系统功能及某些疾病的存在。
3. 弹性与张力:感受组织弹性如何,是否存在硬结、肿块等情况。异常的硬度或软化可能提示肿瘤、囊肿等问题。
4. 压痛:轻压患者身体各部位,了解有无疼痛反应及其程度和范围,以判断病变位置及性质。
5. 移动性:检查器官或肿物是否能被推动,其活动度如何。这有助于区分固定与游离的肿块,并对其来源作出初步判断。
6. 震颤:通过手的感觉来感知有无异常震颤,例如心脏瓣膜疾病时可能触及震颤。
7. 肿大:注意淋巴结、甲状腺等是否出现肿大的情况,了解其大小、数目及边界清晰度等信息。
8. 表面特征:观察皮肤表面是否有凹陷、隆起、溃疡等异常表现。
9. 深部结构:适当用力探查深部组织和器官的状态,如肝脏、脾脏的边缘是否锐利、质地如何等。
触诊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能,正确地运用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宝贵的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触诊过程中要保持手法轻柔,并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