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类型。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 一般症状: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等。
2. 神经精神系统的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较大,严重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3.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轻度贫血可能无明显心脏体征;但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加剧的现象。长期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
4. 消化系统的影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较为常见,部分病人可能会有异食癖(如喜欢吞食冰块、泥土等非食物物质)。
5. 其他表现:指甲扁平或凹陷成“勺状甲”;皮肤干燥无光泽;头发干枯易脱落;口腔炎、舌炎等亦可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中。
如果怀疑自己或者他人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