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认识,主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气血、脏腑功能等理论进行分析。中医认为ITP的主要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行不畅,进而影响血液运行,形成血瘀。血瘀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脾肾两虚: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则生化乏源,气血不足;肾精亏损,则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血小板生成减少。
3. 热毒内蕴:外感六淫邪气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体内积热成毒,热毒伤及营血,迫血妄行,出现出血倾向。
4. 阴虚火旺:长期疾病消耗或者治疗不当等原因造成阴液亏损,虚火上炎,扰动血液运行,亦可引起出血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ITP的主因多与气滞血瘀、脾肾两虚、热毒内蕴及阴虚火旺等有关。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