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在中医学中属于“哮病”范畴,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根据中医理论,哮喘发作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1. 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是导致哮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外界邪气如风寒、风热等侵袭人体时,首先伤及肺脏,使肺气不利,出现咳喘等症状。
2. 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其健运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机体的气血生成和津液代谢。若脾气虚弱,则不能很好地将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并且容易生湿聚痰,上干于肺,从而诱发或加重哮喘。
3. 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亦有纳气功能。肾中元气不足可致下焦固摄无力,使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内饮;另外,肾不纳气也会导致呼吸浅表、呼多吸少的现象,加重哮喘症状。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心肝等其他脏腑的功能异常也可能参与其中,如情绪波动大(情志因素)影响肝脏疏泄功能,进而干扰肺的正常宣发肃降过程;长期病程耗伤心阴,则可能出现气阴两虚的表现。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