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主要包括:
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下降。
2. 骨髓穿刺及活检:这是确诊再障的关键步骤。通过骨髓穿刺获取的样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或缺失的表现,如骨髓增生减低、脂肪变性等现象。
3. 血清铁蛋白测定和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了解体内铁储存状态及利用情况,排除因缺铁导致的贫血可能。
4. 自身抗体筛查:部分再障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发病过程,因此需要做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查以排除或确认这一可能性。
5.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检测:对于一些难治性或者疑似遗传性的病例,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染色体异常及特定基因突变的筛查。
6. 病毒学检查: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因素的相关检测,因为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类似再障的表现。
7. 其他辅助检查:如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帮助评估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则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通过上述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