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肿痛是眼科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其多因肝火上炎、风热上攻等原因所致。在针灸治疗时,常选取与眼部相关的经络上的穴位来进行调理。具体常用的穴位包括:
1. 睛明穴:位于面部,当两眉头之间的凹陷处。
2. 鱼腰穴:也称四白穴,在眼眶下缘,瞳孔直下方约0.5寸的位置。
3. 攒竹穴:在眉毛内侧端,即眉心稍上方的凹陷中。
4. 丝空穴:位于鼻旁,当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处。
5. 合谷穴:手背部,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此穴位为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对于面部疾患有很好的疗效。
6. 太阳穴:并非标准经穴,但临床应用广泛,位于眉梢与眼角之间凹陷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拔罐、耳针等以增强治疗效果。同时,对于目赤肿痛的患者来说,在接受针灸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避免过度用眼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