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通过率一直不太高,小编一直很担心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为此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5)”,并附上详细答案解析,希望对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有所帮助。
1.“亡血家不可发汗”所依据的理论是
A.精血同源
B.气血同源
C.肝肾同源
D.气能行血
E.津血同源
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生气
E.津能载气
3.气滞常会伴有血瘀,主要是由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养气
E.血能载气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E。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由于汗由津液化生,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
2.【答案及解析】E。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
3.【答案及解析】B。气能行血,气能推动与调控血液在脉中稳定运行。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和调控,以及肝气的疏泄调畅。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该题选择气能行血。
更多试题合集>>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5)”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多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新闻政策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传统师承/确有专长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