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资料领取
首页 > 中医师承 > 辅导精华 > 正文

2020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疳证的中医辨证论治

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考试备考阶段考生经常会有复习过的知识遗忘的问题,想要让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要进行多轮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疳证的中医辨证论治”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儿疳证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有常证、兼证之不同,常证应以八纲辨证为纲,重在辨清虚、实;兼证宜以脏腑辨证为纲,以分清疳证所累及之脏腑。常证按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病性虚实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种证候。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以健运脾胃为主,通过调理脾胃,助其纳化,以达气血丰盈、津液充盛、肌肤得养之目的。

(三)分证论治

1.常证

(1)疳气证

证候:形体略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不思饮食,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

治法:调脾健运。

代表方剂:资生健脾丸。

(2)疳积证

证候: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性情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消积理脾。

代表方剂:肥儿丸。

(3)干疳证

证候:形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皮包骨头,貌似老人,毛发干枯,面色(白光)白,精神委靡,啼哭无力,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嫩,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代表方剂:八珍汤。

2.兼证

(1)眼疳证

证候: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甚则黑睛混浊,白翳遮睛,或有夜盲等。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代表方剂:石斛夜光丸。

(2)口疳证

证候:口舌生疮,甚或满口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心烦,夜卧不宁,小便短黄,或吐舌、弄舌,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心泻火,滋阴生津。

代表方剂:泻心导赤散。

(3)疳肿胀证

证候:足踝浮肿,甚或颜面及全身浮肿,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小便短少,舌淡嫩,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代表方剂: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上文“2020年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疳证的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考试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无忧实验班

辅导课程

1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