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复习开始,如果可以把握住考试命脉,抓准考点复习,考试分数将会有所上升。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小儿尿频的辨证要点和分型论治”内容,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关键在于辨虚实。病程短,起病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或见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恶心呕吐者,为湿热下注所致,多属实证;病程长,起病缓,小便频数,淋沥不尽,但无尿热、尿痛之感,多属虚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要分清虚实,实证宜清热利湿,虚证宜温补脾肾或滋阴清热,病程日久或反复发作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治疗要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证候:起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液淋沥混浊,小腹坠胀,腰部酸痛,婴儿则时时啼哭不安,常伴有发热、烦躁口渴、头痛身痛、恶心呕吐,舌质红,苔薄腻微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代表方剂:八正散。
2.脾肾气虚证
证候: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尿液不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甚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眼睑浮肿,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升提固摄。
代表方剂:缩泉丸。
3.阴虚内热证
证候: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或短赤,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渴,唇干舌红,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降火。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
上文分享的“传统医学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小儿尿频的辨证要点和分型论治”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传统医学师承确有专长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