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阴阳交感互藏的概念”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阴阳交感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古代哲学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之气,由自身的运动分化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阳气升腾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和变化。《周易·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依据其所涵属阴与属阳成分比例大小而定的。一般的说,表示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的比例并呈显象状态,而被寓涵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成分占较小的比例,它虽不能代表事物的属性,但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周易·乾传》)来解释的:即阴中有阳则能升,阳中有阴则能降。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内容“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阴阳交感互藏的概念”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