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2020中医确有专长考核考点: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一)真脏脉的概念
真脏脉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表示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
(二)真脏脉的临床意义
1.无胃之脉 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1)如脉来弦急,如循刀刃称偃刀脉。
(2)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为转豆脉;或急促而坚硬如弹石称弹石脉。
2.无神之脉 无神之脉象以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主要由脾(胃)、肾阳气衰败所致,提示神气涣散,生命即将告终。
(1)如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状,称雀啄脉。
(2)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者,称屋漏脉。
(3)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称解索脉。
3.无根之脉 无根脉象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
(1)若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称釜沸脉,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
(2)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称鱼翔脉。
(3)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称虾游脉。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以上关于“2020中医确有专长考核考点: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