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外科学考点“丹毒、内陷的分类”相关内容,相信各位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掌握丹毒不同部位的病名、辨证论治;此部分内容可以多种题型考查。疔疮易走黄,有头疽易内陷;注意内陷不同阶段的时间及对应病变。
1.丹毒:
(1)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丹毒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躯干部的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的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的流火,多生于新生儿臀部的赤游丹毒等。
(2)病因:素体血分有热,血热火毒为患。发于头面部者,多夹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夹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有胎热火毒。
(3)辨证论治:
风热毒蕴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肝脾湿火证——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湿热毒蕴证——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胎火蕴毒证——治法:凉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内陷的分类:
根据病变不同阶段分为三种:发于有头疽1——2候毒盛期的火陷(阴液不足),发于2——3候溃脓期的干陷(气血两亏),发于4候收口期的虚陷(脾气不复)。
以上为“中医外科学:丹毒、内陷的分类”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