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考核越来越近,相信很多参加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对“传统医学师承复习笔记:阴疮”感兴趣,记住考点考试不丢分!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点如下:
阴疮的定义:妇人阴产生疮,甚则溃疡,脓水淋漓,局部肿痛者,称为“阴疮”,又称“阴蚀”。
阴疮的病因病机:多因湿热下注,蕴结成毒,或因正气虚弱,寒湿凝结而成。
阴疮的辨证论治:
一、湿热型
主要证候:阴部生疮,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流脓,粘稠臭秽,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身热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法则:泻肝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蒲公英。
二、寒湿型
主要证候:阴疮坚硬,皮色不变,或有疼痛,溃后脓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治疗法则:温经化湿,活血散结。
方药举例:阳和汤。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医学师承复习笔记:阴疮”相关内容,轻松备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