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区2019年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工作已经开始,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传统医学确有专考核必考点:阴阳辨证”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参加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提高复习效率。
阴阳辨证
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可以通过中医四诊来进行鉴别。
四诊
|
阴证
|
阳证
|
望诊
|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精神萎靡,舌淡胖嫩,舌苔润滑
|
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红绛,苔黄燥或黑而生芒刺
|
闻诊
|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
|
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
|
问诊
|
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
身热,恶热,喜凉,恶食,心烦,口渴引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干硬,或秘结不通,或有奇臭
|
切诊
|
|
|
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阳虚证的临床表现: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
亡阴证的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亡阳证的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以上“传统医学确有专考核必考点:阴阳辨证”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多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政策咨询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