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知识点网相信大家比较感兴趣,为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解答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问题如下:
得气指毫针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擒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
1. 得气的表现
《标幽赋》 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这是对得气所做的最形象的描述。当出现经气感应时,医患双方会同时有不同的感觉。医者: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患者:①针刺处出现相应的酸、麻 、胀 、重感,这是最常见的感觉。②向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感觉。③出现循经性肌肤震颤、不自主地肢体活动。④出现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等现象。⑤出现热感、凉感、痒感、触电感、气流感、水波感、跳跃感、蚁行感、抽搐及痛感。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 、胀 、重等感觉。
2. 得气的临床意义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灵 枢 ? 九针十二原》 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得气与否还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如 《金针赋》 曰:“气速效速,气迟效迟。” 说明针刺后得气与否,是获得疗效的关键。具体表现在:①一般得气迅速,则疗效较好。②得气较慢则疗效较差。③若不得气者,难以取效。④若经反复施用各种候气、催气手法后,经气仍不至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极差。⑤若初针不得气或得气缓慢,经使用正确的针刺方法治疗之后 ,开始得气或得气较快,表示病人正气恢复,预后良好。

点击观看医学教育网免费学习视频,基础知识不会学,专业师资手把手教学!(点击图片即可免费学习)

推荐阅读:
关于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报名及复习相关问题汇总
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政策解读百问百答(1-10)
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政策解读百问百答(11-20)
【政策解读】2019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百问百答(21-30)
以上是“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针灸技术》得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您整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