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中医儿科学:小儿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的考生都在学习,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测量体重,应在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行。平时于进食后2小时称量为佳。
小儿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在青春期之前,年龄愈小,增长速率愈快。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的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kg。临床可以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
<6个月 体重(kg)=3+0.7×月龄
7——12个月 体重(kg)=7+0.5×(月龄——6)
1岁以上 体重(kg)=8+2×年龄
2.临床意义 ①体重是衡量小儿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②体重是临床汁算用药量的主要依据之一。③体重增长过速可能为肥胖症;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为营养不良。
相关推荐:
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考试报名汇总
浙江省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考核考试时间延迟通知汇总!
中医医术专长考核-【中医妇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考点精粹!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五脏之间的关系
上文关于“中医儿科学考点:小儿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信息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