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总结了四肢关节僵直症治疗基本手法,希望对中医专长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治疗关节僵直的常用基本手法,有按、点、拨、晃、放、推、舒、抿、拉、体、撞、震等法。结合临床应用将手法操作要领及其作用叙述如下:
(1)按法 为静而深透之法。系用手掌或掌根在躯干、四肢和脏腑体表等部位进行按压、停留的时间较长,其压力应作用于脏腑与骨髓深部,能通经络、活气血、开窍止痛。
(2)点法 为静沉之法。系用指端点压体表各部位。主要用于经络、血脉系统,能镇静止痛,祛瘀消肿。
(3)拨法 为活散之法。系用拇指或多指顺筋肉纤维的垂直方向左右分拨。多用于关节周围及脊柱两侧。主要作用于筋骨、肌肉之间,能活血祛瘀、除风散寒、解痉止痛、剥离粘连。
(4)晃法(又称频动法) 为活动法。系用手握住骨之远端或关节相邻两端摇摆晃动,节律迅速。主要作用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能舒筋活血,滑利关节。
(5)放法 为缓动法。系用手握住同一肢体上、下骨之远端牵引、展开的动作。一般作用于关节、血脉和筋肉之间,能松筋通络、活动关节。
(6)推法 为活畅法。系用手掌向上或向下频频推进的动作。一般作用于皮毛、经络及血脉系统,故能疏经活络、气血通畅。
(7)舒法 为调和法。系用手掌或多指作缓缓而行的抚摩捻揉动作。主要作用于皮肤和筋肉之间,能利气散瘀,温热解痛。
(8)抿法 为强动法。系用手握住同一肢体上、下骨的远端用力屈压的动作。主要作用于筋肉、血脉和关节深部,能伸展筋肉、活动关节。
(9)提法 为动引法。系用手握住肢体远端提起来牵引抖动。一般作用于筋肉、血脉之间,能整逆归顺、增强功能。
(10)拉法 为动展法。系用手握住肢体之两端对抗牵引的动作。主要作用于筋肉、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能舒筋活血,滑利和松动关节。
(11)撞法 为动补法。系用手握住骨的末端向上推顶撞动。主要作用于血脉、筋肉及关节部位,能行气生新、强壮筋骨。
(12)震法 为震动法。系用掌侧或空拳切打捶击关节周围,引起传导的动作。主要作用于经络、血脉系统,能通经络、活气血、解表提神。
根据临床运用的需要,上述手法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手法综合使用。如撞晃拨、抿放拉提等。其疗效取决于手法之熟练与技巧的发挥。
(辅助手法) 四肢关节僵直症的矫正术甚多。在临床应用中,须根据关节僵直的程度和可动范围加以选择。每一个部位的矫正术,施术前均须做充分的辅助手法,如“按、点、拨、晃、推、舒、震”等,以达到疏通经络,伸展筋肉,滑利关节之目的。
以上关于“四肢关节僵直症治疗基本手法”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