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备考阶段考生经常会有复习过的知识遗忘的问题,想要让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要进行多轮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执业诊断学》虚实辩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虚证
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各脏腑虚证的表现更是各不相同,所以很难用几个症状全面概括。临床一般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实证
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临床表现:由于感邪性质的差异,致病的病理因素不同,以及病邪侵袭、停积部位的差别,因而证候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以哪儿个症状作为实证的代表。临床一般是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鉴别要点 |
虚证 |
实证 |
病程
体质
精神
声息
疼痛
胸腹胀满
发热
恶寒
舌象
脉象 |
长(久病)
多虚弱
萎靡
声低息微
喜按
按之不痛,胀满时减
五心烦热,午后微热
畏寒,得衣近火则减
质嫩,苔少或无苔
无力 |
短(新病)
多壮实
兴奋
声高气粗
拒按
按之疼痛,胀满不减
蒸蒸壮热
恶寒,添衣加被不减
质老,苔厚腻
有力 |
上文“2019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执业诊断学》虚实辩证”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