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备考阶段考生经常会有复习过的知识遗忘的问题,想要让学过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就要进行多轮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医诊断: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①涕臭
【闻诊】久病鼻涕黄绿,胶结成块,闻之有臭味。
【临床意义】此为肺脾气虚,邪毒滞留所致。
【治法】宜补脾润肺,宣泄邪毒,临床需根据具体病情选用清燥救肺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②涕腥
【闻诊】鼻涕稠黄,闻之有腥臭味。
【临床意义】此病初起多为风热之邪外犯,久病多为胆经火热上蒸所致。如《寿世保元。鼻病》指出: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之过,皆致鼻病。故鼻出浊涕,亦有因风热在脑者,福热蕴阻者,肺热燥盛者。风热者,涕黄而质稠,伴风热表证;湿热者,涕黄浊而量多。甚者倒流口中,或气味腥臭,深黄或黄绿如脓;燥热者,涕黄黏而量少,燥热伤络,则鼻涕带血,或呈脓血涕,必兼燥热伤津之象。又《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指出:鼻流浊涕,或稠涕若脓血,腥臭难闻,或流黄水,长湿无干,此为“鼻渊”,又称“脑漏”,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澄热交蒸而成,或饮酒多而热炽,风邪乘之,风热郁而不散所致,或由胆移热于脑所致。
【治法】初起应芳香通窍,清肺祛风散热,方用苍耳子散加减,久病宜清胆泻热,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或奇授蓿香丸加减。
③涕臊
【闻诊】鼻涕清稀,闻之有尿臊之气。
【临床意义】此多属阴水晚期,是病情垂危的险症。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上文“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医诊断: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