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复习笔记: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主治”的内容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如下:
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炙甘草三两 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仅治里饮则表邪难解;若不化饮而专解表邪则水饮不除,此时的最佳治法应是解表与化饮配合,表里双解。故方中以麻黄、桂枝配伍,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又能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以干姜、细辛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以解表祛邪。患者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更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此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伍,散收并用,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更佐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炙甘草是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以上八药相配,共奏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全方配伍特点:表里同治,散收并用,以辛温发表、温化水饮为主。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以上内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复习笔记: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主治”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