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其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体征:
1. 持续性高热: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的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且多呈稽留热型。
2. 腹泻或便秘:部分病人可能出现腹泻,但也有些病人表现为便秘。
3. 相对缓脉:尽管有高热,但患者的脉搏相对较慢,这是伤寒的一个特征性体征。
4. 玫瑰疹:约10%-25%的患者在病程第7-13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主要分布在胸腹部,称为玫瑰疹,压之褪色。
5. 肝脾肿大:随着病情发展,多数病人会出现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的现象。
6. 血象改变:白细胞计数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可能正常或降低。
7. 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8. 神经精神症状:包括头痛、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甚至昏迷等情况。
9. 其他非特异性表现:如乏力、肌肉疼痛、关节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临床诊断标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全部出现,具体还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有无疫区居住或旅行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以及免疫学检测等综合判断。在中医领域,对于伤寒的诊断还会参考《伤寒论》等相关文献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