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些较为典型的特征。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其心电图变化主要与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有关。以下是冠心病常见的心电图特征:
1. ST段改变:这是冠心病最常见且重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可以出现抬高或压低的现象。ST段的抬高通常提示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而ST段的压低则多见于非ST段抬高的心肌缺血状态。
2. T波异常:T波倒置、双向或者降低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电图表现,特别是在劳力型心绞痛发作时更为明显。此外,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高耸的T波(称为“冠状T”)。
3. QRS波群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受损区域可能出现异常宽大或深陷的Q波,这被称为病理性Q波。它反映了心肌出现了不可逆性的坏死。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心肌梗死都会形成明显的病理性Q波。
4. 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等,在心电图上也能观察到相应的变化。
5. U波异常:在部分严重缺血的病例中,还可能出现U波显著增大或倒置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心电图改变并非冠心病所特有,其他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图形。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