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行针过程中,如何判断已达到“得气”状态?

在针灸治疗中,“得气”是评价针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得气”,是指针刺入穴位后,通过一定的手法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并且医生能够感受到针下有紧涩感或牵拉感的现象。判断是否达到“得气”状态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的感觉:当针刺入穴位并进行适当的手法操作后,如果患者感觉到针刺部位或沿经络方向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这通常被认为是达到了“得气”的表现。有时这种感觉还会向远处传导。
2. 医生的触感:医生在行针过程中,当针达到一定深度并进行提插、捻转等操作时,如果感觉到针下有紧涩或轻微阻力的感觉,即所谓的“针感”,也是判断是否得气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感觉通常表明针已经达到了适宜的层次,并且与组织产生了良好的接触。
3. 综合观察:除了直接的感受外,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面色、脉象等其他体征变化来综合判断。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表情的变化(如微汗)、脉搏跳动加快或减慢等情况,这些都可能是“得气”后的反应。

总之,“得气”的判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既要重视患者主观感受的描述,也要结合医生自身的操作经验和感觉来综合判断。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