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中医学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小儿多动症”、“脏躁”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1. 先天不足:父母体质虚弱、孕期保健不当或胎儿发育不良等因素均可导致孩子出生时元气不足,脑髓失养。
2. 后天调养失宜: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劳累等都会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气血生化之源,从而引起心脾两虚,神明失司。
3. 痰湿内盛:过食肥甘厚腻食物容易产生痰湿,阻滞气机,上扰清窍,则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症状。
4. 肝肾阴虚:长期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可致肝火亢进,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阳失衡,精神活动异常。
5.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人体后,若未能及时祛除,则可能转化为内热,扰乱心神。
综上所述,ADHD的中医病因主要涉及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具体病机则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调和阴阳、补益气血、化痰祛湿等方法相结合,并注重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