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外感六淫: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特别是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后,影响肺脾功能,导致水液代谢失常,从而形成痰饮。
2. 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厚腻或生冷食物,损伤脾胃,使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不能正常转化和运输水分,聚湿成痰。
3. 情志失调:情绪波动如忧思恼怒等可致肝气郁结,影响脾的健运及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产生痰饮。
4. 体质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造成脏腑虚弱,特别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减退时容易形成痰湿内停。
5. 病后体虚:各种慢性疾病后期或大病初愈之时,由于正气亏损,不能有效运化体内水液,亦可出现痰饮现象。
6.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寒凉药、滋腻药等也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引起痰湿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