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脉诊时如何判断脉象变化?

在中医中,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腕部动脉来了解体内状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正确的脉诊不仅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脉象的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脉位:即指脉搏跳动的位置深浅,分为浮、中、沉三类。浮脉轻按即可触及,多见于表证;沉脉重按始得,常与里证相关。
2. 脉力:指的是脉搏的力度强弱。有力者提示正气充沛或邪实内盛;无力则表示气血不足或虚损严重。
3. 脉率:即每分钟脉动次数,正常成人约为60-90次/分。过快可能为热证、实证;过慢可能是寒凝血瘀所致。
4. 脉形:包括粗细、长短等形态特征。如弦脉如琴弦紧张有力,多见于肝胆病;滑脉圆滑流畅,常与痰湿有关。
5. 特殊脉象:除了上述基本要素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脉象需要特别注意,比如芤(kou)脉、紧脉、结代等。这些特殊脉象往往提示着特定的病理状态或病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以及其他诊断信息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脉象的变化,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