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也称为面神经麻痹或贝尔氏麻痹,在中医学中属于“口眼歪斜”范畴。治疗时通常会采用针灸疗法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主要选取的穴位有:
1. 额头部位:如攒竹(Zanzhu, BL2)、印堂(Yintang)等,可以改善前额和眉毛区域的症状。
2. 眼部周围:鱼腰(Yuyao, EX-HN4)、丝竹空(Sizhukong, TE23)等穴位,有助于恢复眼睛闭合功能以及减轻流泪等症状。
3. 面部两侧:地仓(Dichang, ST4)、颊车(Jiache, ST6)、下关(Xiaguan, ST7)等,对面部肌肉的控制有良好效果,可缓解口角歪斜、咀嚼困难等问题。
4. 耳后颈部:翳风(Yifeng, SI17)、风池(Fengchi, GB20),能调节面部神经功能,增强治疗效果。
5. 四肢远端:合谷(Hegu, LI4)、太冲(Taichong, LR3)等,这些穴位能够调理全身气血,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积极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差异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拔罐、电针等综合施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