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体内的传播和成像主要依赖于其物理性质以及组织对声波的不同反应。当超声波探头发出高频声波时,这些声波会进入人体,并根据不同的组织密度和特性被吸收、反射或散射。
1. 传播过程: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在人体内,这种介质主要是水和各种生物组织。声波通过不同组织时速度会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在密度较高、硬度较大的组织(如骨骼)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密度较低的软组织(如肌肉或脂肪)中则较慢。
2. 反射与散射:当超声波遇到两种具有不同声阻抗的界面时,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声阻抗是指介质对声波传播阻力大小的一个度量,它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声速。组织间声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明显。此外,小尺寸结构(如细胞、纤维等)也会引起散射现象。
3. 形成图像:探头接收这些返回来的回声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分析每个位置上反射回来的时间差和强度信息,计算机可以重建出体内组织的二维或三维图像。时间差反映了声波往返的距离,而强度则与组织特性有关,如密度、硬度等。
总之,超声成像技术利用了人体内部不同组织对声波反应的不同特点,通过探测这些变化来构建出清晰的解剖结构图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