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根据中医学理论,该病的发生与外感风邪、内伤饮食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受外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袭,加之小儿体质特点,如肺脾肾三脏功能未充,故容易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的不同,可以将小儿肺炎喘嗽分为以下几种常见证型:
1. 风热犯肺: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咽红、口渴、舌质红、苔薄黄等。
2. 痰热壅肺:主要症状有高热不退、咳吐黄稠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口唇干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等。
3. 风寒闭肺:以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嗽声重、鼻塞流清涕、咽不红、舌淡苔白为主要特征。
4. 肺脾气虚:出现反复感冒、面色苍白、食欲减退、乏力懒言、自汗出、易出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等症状。
5. 阴虚肺热:表现为低热持续不退、干咳无痰或少痰、声音嘶哑、口唇干燥、两颧潮红、夜间盗汗、手足心热、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质红少津等。
在实际临床中,小儿肺炎喘嗽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证型的表现,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中药汤剂或针灸推拿等方式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