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龈红肿在中医学里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与“火”、“湿”、“虚”等病理状态有关。具体来说:
1. 胃火上炎: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若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则易致胃热内生,胃火循经上炎,熏蒸牙龈,引起齿龈红肿疼痛。此时患者常伴有口臭、便秘等症状。
2. 肝胆湿热: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胆附于肝,与肝同属一系。若情绪抑郁、压力过大或饮食不当导致肝气郁结,则可能化火生湿,湿热下注,上蒸牙龈,造成齿龈红肿。此症患者往往有心情烦躁、口苦咽干等表现。
3. 脾虚湿盛: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虚弱,则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浊内停,上泛牙龈,亦可引起齿龈红肿。此类患者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4. 肾阴不足: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若长期劳累过度、性生活频繁或久病伤及肾阴,则可能导致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影响牙龈健康,出现红肿症状。此类患者可能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具体表现来综合判断齿龈红肿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清胃泻火、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或滋阴降火等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