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力衰竭:这是心肌梗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部分心脏肌肉因缺血而坏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不能满足身体对血液的需求。
2. 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后,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不齐,如室性早搏、房颤等。
3. 休克: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可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 心脏破裂: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由于受损区域愈合不良或瘢痕组织形成不充分,可能发生心脏壁穿孔或者瓣膜损坏等情况。
5. 栓塞: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并发血栓形成,这些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至其他部位造成阻塞,如脑卒中、肾动脉栓塞等。
6. 心包炎和室壁瘤: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急性纤维性或浆液性心包炎;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此外,梗死区的心肌组织向外膨出形成局部的异常隆起即为室壁瘤。
以上就是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