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里,脑梗死通常被归类于“中风”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内因主要是指人体自身的体质、脏腑功能失调等内在因素。如肝肾阴虚、气血两亏、痰湿内生等情况,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或痰浊阻滞经络,影响脑部的正常功能。
外因则包括风邪侵袭、饮食不当等因素。例如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可助生痰湿;情绪波动过度如大怒伤肝,则易引发肝阳上亢而致血脉不和;气候突变也可能诱发疾病。
具体来说,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气血不足:长期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会导致人体正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濡养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当血液供应减少时,容易引发局部缺血性损伤。
2. 痰瘀互结:由于饮食不当等原因造成痰湿内停,与体内原有的瘀血相结合,在血管中形成阻塞物,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
3. 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生髓。若这两脏功能减退,则会影响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及脑部营养物质的供给。
4. 风火上扰:情绪激动或外界环境变化导致风邪入侵,加之体内火热过盛,均可引起头部症状。
综上所述,在中医理论中,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症。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气血平衡,并辅以针灸、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