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理论中,白疕(现代医学中的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斑、鳞屑、丘疹等。中医认为白疕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外因:风热毒邪侵袭肌肤是最常见的外部因素之一。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界的风、寒、湿、热等邪气容易乘虚而入,导致皮肤出现异常变化。
2. 内因:
- 情志不畅:长期情绪压抑或精神紧张可使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造成血瘀或血燥。
- 饮食不当: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易生湿热;偏食寒凉则伤脾胃,导致脾虚湿盛。
- 体质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调养失当均可形成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如阴虚火旺、阳气虚弱等。
3. 气血关系: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血行不畅则气滞,反之亦然。白疕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血两虚或气血失调现象,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4. 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肺主皮毛而司呼吸,若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易感外邪;
- 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脾虚湿困可致肌肤失去滋养;
- 肾藏精,主管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肾阴亏耗或阳气不足均可影响皮肤健康。
综上所述,白疕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