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施行针灸时遇到滞针现象,正确解决步骤是什么?

在中医针灸实践中,滞针是一种常见的问题,指的是针刺入穴位后不能顺利地进行提插或捻转操作,甚至出现针体固定不动的情况。遇到滞针现象时,正确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保持冷静,不要强行拔针或者大幅度摇晃针体,以免加重患者不适感或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其次,询问患者是否感到异常疼痛或其他不适,并观察其表情变化,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发生。同时注意检查针具是否完好无损、有无弯曲变形等问题。

接着,采用适当手法解除滞针状态:
1. 轻轻摇动针柄,使针尖与周围组织分离;
2. 顺着进针方向轻轻捻转针体,帮助松解粘连部位;
3.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则可尝试用另一只手在相应穴位附近进行按压、拍打等辅助操作,促进气血流通;
4. 当所有措施均未能有效解除滞针时,应考虑缓慢而轻柔地将针退出。

最后,在处理完滞针后,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并告知其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同时记录此次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日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临床操作水平。

总之,在遇到滞针现象时,应当以患者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直播+录播 含班级服务

4180

查看详情
0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