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儿科学中,鹅口疮被称作“雪口”或“鹅口”,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口腔黏膜病证。中医认为鹅口疮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脾胃积热是导致鹅口疮的重要原因。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旺盛,但同时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若饮食不节制、过食肥甘厚味或喂养不当,则易致脾胃积热,上蒸口腔,引发鹅口疮。
其次,心火上炎也是引起鹅口疮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而婴幼儿时期,心火易于旺盛,如果情绪波动大、睡眠不足等均可使心火亢盛,循经上扰,灼伤口腔黏膜,形成溃疡。
另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亦可成为鹅口疮发生的内在条件。如父母体质偏弱,特别是母亲孕期保健不当;或者孩子出生后护理不当、营养不良等都可能使小儿抵抗力下降,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
最后,外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季节变换时天气干燥、寒冷刺激以及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差等因素均可成为鹅口疮发生的诱因之一。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鹅口疮的发生与脾胃积热、心火上炎、先天禀赋不足及外界不良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采取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