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小儿因其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其常见病因亦有特定的表现。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小儿病因:
1. 外感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的异常气候条件。其中以感受风邪最为常见,因为小儿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被外邪侵袭。
2. 饮食不当:如过饥过饱、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积滞、呕吐、泄泻等症状。此外,食用生冷油腻之品亦可伤及脾胃。
3. 情志不畅:虽然小儿情志较为单纯,但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较大的环境中,则会影响肝气疏泄,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表现为夜啼、惊风等症。
4. 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先天因素如父母体质虚弱、孕期保健不当;后天因素如喂养不合理、护理不到位均可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
5. 虫积:寄生虫感染在儿童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引起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6. 七情内伤:虽然小儿情感表达简单直接,但过度喜怒哀乐同样会对脏腑造成损害,如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心等。
以上就是中医理论中关于小儿常见病因的一些基本认识。在实际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