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食寒凉容易损伤的是人体的脾胃之气。在中医理论中,脾属土,主运化,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胃为水谷之海,负责受纳和腐熟水谷。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过程,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寒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在适量食用时可以起到清凉降火的效果。但若过量摄入,则会抑制脾胃功能,导致寒湿内生,阻碍气血运行,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认为“寒则凝”,寒性收引,使脏腑经络之气机收敛,从而影响到脾胃正常的升清降浊作用。
因此,在日常饮食调养中应遵循“温热适宜”的原则,避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特别是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群更应注意。同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温补性质的食物如姜、葱、蒜等来平衡体内阴阳,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