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x10^9/L的一种状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染:由于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因此白细胞减少时患者容易出现反复或持续性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尿路刺激征等。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发生败血症。
2. 皮肤黏膜改变: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及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所致。
3.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全身不适感。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的表现。
4. 骨髓抑制相关表现:如果白细胞减少是由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则可能伴有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以及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如鼻衄、月经过多等)。
5. 特定疾病特异性症状:某些特定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比如药物反应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还会有相应的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例如,抗甲状腺药物引起者可能伴有甲亢相关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则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白细胞减少的病人都会出现上述明显的临床症状,轻度降低时往往无明显不适感,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感染反复发作或其他疑似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